我國的糧食年產量約為5億噸,其中每年會有約2100萬工業烤箱噸的糧食因霉變而浪費,所以為了防止霉變人們會將糧食放在曬場或者公路上晾曬,但這種傳統的干燥方式處理能力有限,還會增加糧食中的雜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玉米烘干機應運而生。不過據分析,目前我國的玉米烘干機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
可靠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3年這8年間,我國糧食機械化烘干能力增長了86。5%,年均增長10。8%;2013年,全國實際糧食機械化烘干總量約為6100萬噸,約占當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0。13%。而美國、日本的糧食機械化烘干率均在95%以上,凸顯出我國糧食烘干加工產業的差距還乾燥機相當大,但這也表示我國的玉米烘干機市場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需求量龐大。
不僅如此,政策對於玉米烘干機行業的發展也十分有利,不久前農業部發布的關於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見中專門提出鼓勵一部分具有實力的農機合作社流轉承包土地,開展包括糧食烘干、農產品加工等在內的“一條龍”農機作業服務項目。南方各省政府機構發布的有關加快糧食烘干速度的文件,在未來3年內要加大烘干設備的規模,形成大面積的烘干效果,例如要使2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到糧食干燥機械化的目標。浙江紹興地區,2012年針對玉米烘干機在原有60%購置補貼基礎上,補貼標准提高到購置額的80%~90%。烘干設備市場面臨良好的經濟支持、價格補貼、稅收優惠等良好的政策環境。
雖然我國玉米烘干機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占有率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後一大截,但是在政策的刺激下,相信市場需求將逐漸釋放,相信我國的玉米烘干機行業將迎來大好局面。
節能與環保是干燥設備行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將單一的粗放型干燥設備向組合、智能型發展,不僅需要徹底改造工藝,烘箱大打環保牌,應以高質量的環保產品引領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干燥機設備的產銷和出口量快速增長,盈利狀況卻並不樂觀。眾多的干燥機設備企業,低附加值的生產環節,惡性競爭的市場結構,導致干燥機設備行業並不景氣。
環保是干燥設備行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國內干燥設備生產與發達國家相比雖還存在的一定的差距,但干燥設備正在逐漸成為國內市場的主導,努力實現節能與環保的發展戰略。全面的改造節能技術,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提升運用工業余熱的干燥技術,增加設備和技術投入,才能將節能環保貫徹落實。